立秋剛過 暑熱不減
猜你需要這樣的清涼好物
今天一起認識
明四家金箋山水圖扇頁
01
明代名家扇面套裝
集實用與美貌于一身
中國扇文化底蘊深厚
扇子不僅是引風祛暑的實用之物
經(jīng)過名人雅士揮毫題墨后
就形成了集詩、書、畫、雕刻于一體的
獨特中式美學
這組明四家金箋山水圖扇頁
光是看著就讓人賞心悅目
第一幅是沈周的山水扇頁
他以墨筆繪山水
還在扇頁上題詩一首
谷口人初到,涼風吹暮煙。樹疏星欲下,壑淺月能全。鳥語長橋外,溪流曲徑邊。一燈行遠影,山色入畫前。
沈周的山水畫富有詩意
他善于運用筆墨表現(xiàn)山水的神韻和氣魄
使畫面充滿生機和活力
再來看文徵明的畫作
金箋設色的扇頁上同樣自題詩一首
綠樹濃煙合,斜陽在遠山。尋詩江滸上,獨坐不知還。徵明。
此外
扇頁上還有張靈題的一首七言詩
文徵明寫山水如寫行楷
一石一樹皆帶古意
第三張扇頁上
是唐寅的山水人物圖
圖繪遠景煙波浩渺
近景兩位高士對坐閑談
遠近虛實對比強烈
筆觸細膩,意境幽深
最后一幅是仇英的山水人物圖
扇頁款署“實父仇英制”
圖繪一高士臨流而坐
表現(xiàn)出文人閑適自得的
精神世界和生活情趣
四張扇面各具特色
集齊了明中期最負盛譽的四位畫家的大作
山水畫在金箋扇面上更顯匠心
02
“明四家”指的是哪四家?
“明四家”又稱“吳門四家”
指的是明中期四位畫家
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
明代孫克弘為仇英《山水圖》卷所作跋
首次將四人并稱
清代吳偉業(yè)曾提到
“前朝以仇、唐、文、沈為四家?!?/strong>
“明四家”的說法遂成定論
他們承繼宋元傳統(tǒng),摹古開新
創(chuàng)造出寓意深遠、格調(diào)高雅的吳門藝術境界
代表了當時繪畫創(chuàng)作的最高水平
△明 沈周(款)山水人物大冊(之六 桐陰觀鶴),天津博物館藏。
當他們的畫作與扇面相結(jié)合
扇面書畫的筆墨神韻盡顯
扇子所蘊含的文化內(nèi)涵里
展現(xiàn)了其跨越古今的魅力與生機
03
中國三千年的扇文化
可追溯至殷商
中國扇的源流可溯至三千年前
殷商時期的儀仗“翣”
承載禮制威嚴的羽扇
悄然開啟了東方扇文化的長河
秦漢時期,紈扇漸成風雅之器
及至明清
隨著折扇傳入中國
扇面藝術及制扇工藝
都進入一個全新的發(fā)展時期
呈現(xiàn)出多姿多彩的面貌
△清御題惲壽平畫冊詩意竹骨扇,天津博物館藏。
在天津博物館的扇文化主題展上
各類型的中國傳統(tǒng)扇集體亮相
其中70%為首次展出
在扇面的咫尺間
暈染出詩畫相生的藝術維度
也使人們得以窺見祖國大好江山
這些凝結(jié)著生命感悟的方寸之作
化作流動的審美長卷
在開合舒卷間延續(xù)著千年文脈的呼吸
監(jiān)制丨唐怡制片人丨武慧鋒文案丨隋博宇視覺丨喻偌洢技術丨湯沛審校丨左中明 文明統(tǒng)籌丨劉瑩 田昊原特別鳴謝丨天津博物館 總臺天津總站 中國文物報社指導單位丨國家文物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