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精品爱欲_无码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_国产成人丝袜精品自啪视频_精品人妻av区乱码偷拍

中國西藏網 > 新聞 > 涉藏動態(tài)

【祖國好 家鄉(xiāng)美】“我們的學校比家里好”

發(fā)布時間:2024-03-11 10:56:00來源: 青海日報


老師解萌萌借助智能黑板,通過視頻給學生講授中國傳統節(jié)日和文化。


學生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認真學習。李興發(fā) 攝

  3月6日早晨,在青海省果洛州甘德縣民族寄宿制小學六年級五班的教室里,班主任老師解萌萌借著春節(jié)的余溫還未散盡,給孩子們講授著民俗文化和地域文化。在集聲、影、網以及遠程操作于一身的智能黑板上,播放著講解春節(jié)的由來和各地習俗的視頻,全班42名學生聚精會神地接受著傳統文化的熏陶。

  15分鐘的視頻和動畫演示,讓學生鬧日措很快掌握了課程的知識點。在課堂回答環(huán)境,鬧日措不僅準確地回答了問題,而且還能舉一反三舉出北方人過年吃餃子、南方人吃年糕等不同的春節(jié)文化。從小喜歡看書的鬧日措,雖然在學校圖書角早看過了傳統文化類的圖書,但她覺得視頻和動畫的加入,更能吸引她的關注,展示的內容也記得更牢。

  才13歲的鬧日措自然不懂教學設備的更新換代對課堂教學帶來的變革,然而解萌萌對此深有體會。在解萌萌宿舍書桌的抽屜里,存放著多年來的備課筆記。2011年至2015年還是厚厚的備課本,她清晰地記得那時是傳統的粉筆加黑板的板書式授課,45分鐘的課時,近一半的時間是背對著學生,在黑板上急速地寫著知識點,講解和提問的時間分別只有十多分鐘。2016年至2021年備課本變成了幻燈片,制作幻燈片成了她備課的主要方式。2021年之后備課變成了電子文檔,教學視頻、動畫素材、知識點延伸鏈接,通過電腦、手機隨時可以投放到智能黑板上。

  解萌萌告訴記者,教學設備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不僅解放了教師費時費力在黑板上寫板書的手,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知識點的講解上,而且還能通過視頻、動畫,讓學生更為直觀和立體的了解內容,把聽懂、讀懂內容,變成了看懂、理解、欣賞內容,讓知識點變得通俗易懂。

  “以前粉筆是定量領取的緊俏貨,而如今一盒粉筆能用一年,都不稀得領?!睍r代在發(fā)展,一個偏遠地區(qū)的寄宿學校教學硬件設施,沒有落在時代的后面,這是解萌萌從教11年來最大的體會。粉筆主角光輝的隕落,也印證了甘德縣的“教育優(yōu)先”理念,2013年至2023年,甘德縣在教育上的投資在逐年增長,從7800多萬元增長至了近2億元。中小學學生人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接近5平方米;當地學生所使用的教學儀器設備價值,人均達到了930多元??梢院敛豢鋸埖卣f,如今甘德縣環(huán)境最好,信息化程度最大,設備最齊全的地方只有學校。

  對此鬧日措深有感觸。“這里比家里好!”鬧日措說的是真話。

  走過教學樓前鋪滿防滑地磚的小道,路過全是塑膠材質的室外體育場,穿過種滿松樹的花壇,眼前擁有96間宿舍的樓房就是鬧日措的宿舍所在地。近20平方米的宿舍內,防滑地板磚反射著從雙層玻璃的保溫窗中射來的陽光,4組鋼架結構的高低床上鋪著厚厚的褥子,疊得整齊的被子上還放著一條羊毛達到了90%的毛毯。

  每年8個月學習生活都在學校,鬧日措家遠在40多公里外,家里的父母從不為她擔心。

  在記者前來采訪的4天前,鬧日措在學校開展的每月一次學生生活和飲食意見征求活動中,在紙條上寫下了:“喜歡喝湯,但湯太少”的意見。“提出這個意見的孩子很多,我們第二天就實地調查,發(fā)現確實屬實從而確保了供應?!敝鞴軐W生生活的副校長才加說,學生合理的訴求我們都會滿足。

  不僅如此,甘德縣民族寄宿制小學還設有定期的家長座談會,就生活環(huán)境和一日三餐聽取家長們的意見。如今學校食堂的菜譜已多達40多個種類,確保學生每天都能吃到不同口味的食材??粗矍皟?yōu)越的生活環(huán)境,才加感慨之余想起他1983年上寄宿小學時的境遇:每隔一兩個月要抽一周的時間,拉著板車走20多公里撿牛糞用于取暖;宿舍和教室是一排排人字形的磚瓦平房,窗漏風頂漏雨;一日三餐不是拌炒面就是青稞饃饃就酸菜,最好的伙食就是炒米飯。

  從學校2011年建成開始,創(chuàng)造安全、舒適、優(yōu)美的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就是學校關注的首要任務?!翱嗍裁匆膊粫嗔私逃嗔撕⒆印!辈偶痈嬖V記者全校千余名學生在這里享受著高品質的學習和生活,但不用花一分錢。所有生活開支均來源于國家每年給每個學生提供的1700元助學資金,以及每年每生100元的三江源地區(qū)學生生活補助,以及從州一級到縣一級政府拿出的教育預算資金。甘德縣是欠發(fā)達地區(qū),但在教育投入上從不吝嗇。2023年財政收入只有21億多元,投入教育的資金就接近了10%,教育投入是全縣最大。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甘德縣雖然欠發(fā)達,但像鬧日措一樣,當地的所有孩子都在享受著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和條件,相信不久的將來他們走出大學校門的那一刻,將傾力回饋曾經享受過的這份“好和美”。

(責編:于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草原上,孩子們的寒假也精彩

    W020240201569229557936.jpg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在果洛州,從事校外素質教育的人才資源和機構都很匱乏,假期為了能讓孩子“歸籠”很多社區(qū)都自發(fā)地開設起了“托管班”。[詳細]
  • 青海果洛西寧民族中學:一所學校牽起兩地夢想

    為解決農牧區(qū)師資力量短缺、辦學水平不高等問題,更好滿足群眾對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需求,果洛州借助上海市對口支援的契機,在西寧建設了一所面向全州適齡青少年的中學。[詳細]
  • 青海果洛:職業(yè)教育“產教融合”促就業(yè)

    近年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加大職業(yè)技術人才培養(yǎng)力度,優(yōu)化職業(yè)教育辦學結構,以就業(yè)市場需求為導向,促進人才培養(yǎng)與產業(yè)鏈有效銜接,拓寬職業(yè)教育畢業(yè)生就業(yè)渠道。[詳細]